区委政法委“五个强化”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完善执法信息共享、环境法律咨询、重大案件协商、日常案件通报、联席会议等机制,对影响重大、复杂敏感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二是支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环境污染案件,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助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高执法水平。三是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依法受理环境资源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充分保障群众诉权。四是加强对资源环境监管执法活动的监督,及时介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严肃查处相关职务犯罪。五是深入排查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线索,强化专案侦查,依法查处严重污染大气的违法犯罪行为。(区委政法委)
区环保局“五个严格”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严格控制扬尘。协同住建等相关部门联动配合,采取遮挡、覆盖、喷淋洒水等措施,降低煤粉尘排放。二是严格机动车管理。加大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力度,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一律不予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三是严格餐饮油烟管理。对我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督促区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以及修建隔油设施,减少油烟排放。四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对重点废气排放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在线监测数据传输以及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等情况进行检查。五是严格大气质量监测。做好主要污染物实时监测,进行大气污染趋势分析和研判,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向公众提供预警。(区环保局)
济源路街道四项措施加大扬尘治理力度 一是加大对辖区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力度,实施“以克论净”,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适时增加洒水吸尘作业,确保路面无浮土,最大限度除污降尘。二是对主要道路增加人员加强保洁,重点加强晨扫、二扫的质量管理,对达不到“七净八无”两不准标准的按照城市管理细则进行处罚。三成联合执法组,建立长效机制,发挥联合执法效能,开展露天烧烤集中清理活动,发现一处 ,治理一处。共出动各类执法车30余辆次,人员150余人次,口头劝阻烧烤经营户16户,捣毁煤炉10个。(济源路街道)
区住建局“三步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重点实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二是重点考核建筑领域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工业余热暖民工程, 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形成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区住建局)
区人社局三举措帮扶失地农民再就业 一是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需求做到“五个第一”,即就业需求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培训需求第一时间安排,创业贷款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审批、第一时间发放。二是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专门窗口,一对一地对失地农民进行服务,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服务范围,优先享受城镇居民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三是根据就业意向和区内外企业用工需求,采取定向、定单培训等方式,抓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目前,已对上街村50余名失地农民开展了家政服务培训。(区人社局)
中心路街道全方位监督农村财务管理 一是由街道三资办对各村组每笔村级收支原始凭证在入账前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相关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二是由街道纪委牵头,从财政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民主理财旁听工作组,不定期对各村组进行民主理财旁听,并对理财结果进行审核后,在《民主理财结果公示表》上签署意见。三是注重发挥好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作用,实行定期定点理财,各村组由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对凭证每月不定期轮流抽查的财务发生情况进行审核。四是对全街道各村的财务定期审计,重点建设、重大财务支出进行专项审计,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管理和重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随时审计。(中心路街道)
区国税局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区国税局为提高服务效能,推行 “互联网+”新兴办税方式,加快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涉税事项,业务办理时间节省二分之一,7月通过网上办理审批办结量同比增长4倍,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税。(区国税局)
△近日,区国土局对全区耕地4个固定监测点和58个随机监测点进行土壤取样,当前质量等别为6-9等。(区国土局)
本期送:区县处级领导
发: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负责同志
责任编辑:高 歌 张 义